羊城晚報記者張林
  在5月27日的廣州市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彙報會上,萬慶良的原話是“尤其是進度不理想的區,要認真查找存在問題,明確進度時間和責任人,強化問責”。在這種背景下,萬慶良要求組織媒體採訪,各單位應自曝其短。不過,顯然在第一場採訪中,有關單位就違背了書記初衷。
  “360個工點中還有32個未進場,建議白雲、蘿崗、黃埔等區繼續加大協調力度。另外,個別已進場的工點周邊有村民無理阻撓施工……”這是5月27日廣州市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彙報會上,市地鐵總公司總經理丁建隆的發言,白紙黑字,清清楚楚。
  “2014年,新線建設全面鋪開,有360多個工點同時施工,遍及廣州十區二市,點多面廣,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正按計劃有序推進,總體進展情況良好……”這是昨天下午,廣州市交通重點工程項目巡禮採訪現場,市地鐵總公司副總經理竺維彬的發言。
  前後不一,自相矛盾;只說成績,不說問題——不僅僅存在於這一個採訪點。
  昨天,頂著接近39攝氏度的戶外氣溫,廣州市委宣傳部門組織了幾十家媒體,浩浩蕩盪地開展了“廣州市交通重點工程項目巡禮採訪”,利用將近一天的時間,依次採訪了廣明高速廣州段建設情況、黃埔現代物流中心建設情況和地鐵13號線魚珠站施工情況。
  這次採訪,源於5月27日,市委書記萬慶良在廣州市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彙報會上,現場佈置給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的任務——馬上組織媒體去採訪全市的重大項目建設情況,去看一看為什麼他們的進度這麼慢,形成輿論聲勢!
  顯然,萬慶良的初衷是發揮媒體的輿論監督和社會公器作用,去摸清事實,查擺問題,提出對策。按照這個思路,應該是一次“找問題”的採訪,但昨天的採訪,顯然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淺嘗輒止,甚至又回歸到了“宣傳”的軌道——三個採訪地點,每去一個採訪地點,路上就花費將近1個小時,到了採訪地點直接進入室內開會,單位宣讀硬邦邦的材料15分鐘,這些材料不痛不癢,大篇幅是此前報道過的舊信息。幾個單位幾萬字的文字材料里,滿紙多是“順利”、“儘快”、“突破”、“有力”、“新臺階”等字眼,找不到“壓力”、“問題”、“困難”這些詞彙,但這些反而是5月27日萬慶良和陳建華在市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彙報會上提及頻率最多的字眼!所以令媒體們“呵呵”的是:連書記市長都敢於面對發展的短板,敢於自曝家醜,敢於揭自己的短,為什麼被採訪單位不能?是不敢?還是不想?還是沒有摸清上頭的意圖?
  此外,這種“座談會”是單向度的,因為不安排記者提問環節,基本由被採訪單位牽著記者的“鼻子”走。等座談會畢,即領著媒體查看施工現場5至10分鐘,同時介紹一些不痛不癢的信息。由於天氣炎熱,有個別媒體記者乾脆躲在屋檐下了,施工單位也非常樂意地早早結束採訪。
  張林  (原標題:為何不敢自曝家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n25fnig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